旅行,一個拉上皮箱瀟灑出走的動作,你的心真的準備好了嗎?
周圍的人幫你蓋上了那件隱形斗篷
漫步在陰雨綿綿的街頭,為一的交談是自己跟自己心靈間的交流,這是剛到英國的我,什麼人也不認識,聽曾經到過英國留學的朋友說要提早到英國適應環境,卻過上了三週不知所云的孤單日子,本就習慣孤單的我倒也不是特別想家。
終於盼到了國際學生歡迎週,我興高采烈的到學校去,參加講座、社交活動,但面對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,我卻只是一直聆聽著他們彼此的對話,一句話也插不上,內心中總是有好多好多的對白,思考著這句是否是個恰當的句子,身為英文老師的我,總是不容許自己有一絲的錯誤,敏感的我亦又擔心著內文的恰當性,而卻失去了加入對話的絕佳時機,就這樣,我成為了一個隱形人,亦或是,我被當成了隱形人。
台灣教室中的小圈圈
到班級的第一次聚會中,我看著前方的中東女孩,第一次卯足了勇氣開口跟她說話,就這樣,交上了第一個朋友,我的腦海中一直認定著,剛開學是關鍵,如果沒有在這時候找到自己的小圈圈,那麼就會成為了邊緣人了!! 想要多練英文口說的我,當然加入了一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的小圈圈,自以為這是一種歸屬,而殊不知,卻成為了一個夾在兩個群體之間的四不像。
我的班是由約莫60位學生組成,其中30-40名為講中文者(及為來自中國與台灣的同學),而剩下的部分則為非講中文的學生(來自世界各地,也有許多亞洲學生),我曾經告訴我自己,我是一位英文老師,我只有這麼一年可以狂練我的口說,因此無論對象是誰我都逼迫自己講英文,可是,多數人卻不是跟我一般的想法,如果能有容易的方式生活,誰會選擇這種自虐的方式呢? 因此多數來自台灣或中國的同學仍只願意講中文,而就這樣,他們對我築起了高牆;在另一方面,由於多數的講中文者只會跟講中文者混在一起,因此對於另一族群的同學來說,他們獨立成了一個群體,而我也自動被排入了這個群體之中,甚至有許多人看到我一副亞洲人的樣子就不願意過來跟我說話了,因為他們自動認為了我也只是講中文而已。而我原本加入的那個小圈圈,也漸漸的分散,最後成為了各自更小的圈圈。
原來社交對我來說不是一個缺乏的技能,而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障礙。
後來我為了有更多的機會更同學們交流,當起了班代,狀況漸漸改善,我認為我的社交能力開始變得越來越強,直到有一次,我跟世界各地的同學們剛好坐在同一桌,我卻一句話也插不上,這時國際歡迎週的那段記憶又瞬間湧顯了,我還是那個不會社交的我。我開始思考,為什麼我在第一天可以跟那個中東女孩開口? 為什麼我在工作時可以跟不同的人交流? 但當大家聚在一起時,我又披上了隱形斗篷? 這時我才發現,我不是不具備有社交能力,而是在大群體的社交環境下,我是無法發揮這個能力的。
因緣際會下,我開始研究社交恐懼症(social anxiety/ social phobia),我才發現,在兩種類型的社交恐懼症中(人際類型和表現類型),人際類型的症狀我全部都有,原來社交是一個必須被跨越的障礙。那時的我,不僅無法融入大群體中的交談,常常跟單獨的個體主動開口聊天我也無法做到,我甚至無法問路、電話訂位、寫信抱怨或詢問事情,或許你認為這些東西很簡單,但是對我來說它是一個壓力無比之大的東西,甚至是大於在數千人面前用英文做演講(此為表現類型的社交恐懼,而我並沒有表現類型的社交恐懼症狀,意思是指要是跟我專業相關的東西,我都可以毫無恐懼的自在表現)。
阿姆斯特丹迷路的那五個小時
我按照書上的指示,先給自己自信,告訴自己不要想這麼多,接著慢慢地接觸人群,我參加朋友辦的團遊,從小群體開始接觸,我自認為我的社交恐懼症已經好轉了,直到我獨自一人在阿姆斯特丹迷路了五個小時。
我一向依賴紙本地圖,因為google地圖常常箭頭指著反方向,這次到阿姆斯特丹不是獨自的旅遊,而是小團遊,我跟著一個中國女孩一起買了組合套票,可以去博物館、搭船還有整日的乘車券,可是就在逛完博物館之後,我的券弄丟了,這一丟便是60歐打水漂,我可不想再花錢搭車了,而那個女孩就獨自地搭了旅遊船逛上阿姆斯特丹去了,而我,心情不好的準備回去飯店,就這樣開始了我5個小時的迷航,而實際上我住的地方距離火車站也只有10分鐘的路程,我卻走不回去,拿著地圖亂轉,每次都想著,下一個遇到的人我要跟他問路,直到下一個、下下一個、下下下一個都從我身邊走過,我還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記得那時我走到腳都痛到快不能動了,我終於鼓起勇氣問了一間紀念品店的老闆,他告訴我沿著輕軌的路線走,而十分鐘後,我到了飯店,卻開心不起來,為什麼我還是無法跨越這道障礙呢?
看著自己紅腫的腳,想想剛剛問路的過程,我發現,人只有在最必要時才會跨越一切的障礙,所以我告訴我自己,那就把我自己逼到絕境吧。
獨自旅行,是我自己對自己下的戰帖
我當起了背包客,下定決心獨自旅歐一個月,我訂好了所有的路線、飯店、車子、景點,把一切都準備就緒以降低自己身陷險境的可能(非常直覺地自我保護的做法),當我第一站到達葡萄牙時,我立刻迷路,在波爾多的街頭跟著陷害我的google地圖亂打轉,好不容易找到旅店的位置,可是卻看不到旅店的招牌,我就這樣背著大包包傻傻地站在那個街口,這是有一個人走到我旁邊,用口英很重的英文說: 「HOTEL?」,我回答: 「Yes!」他拉起了我的手,往後走了幾部,到了一個便利商店的門口,我才發現原來它的招牌跟門是在側面,這位好心的大哥跟我用葡萄牙文講了幾句話,我聽不太懂,他提到了很多人都找不到,但是我一直用葡萄牙文跟他說謝謝(極少數我會的葡萄牙文),他用英文跟我說了一句「Enjoy Porto!」,這是我第一次受到別人的主動幫助,這也讓我愛上了自助旅行,因為一切開始變得好簡單。
旅行的感動是那旅人們的故事
而接踵而來的第二個挑戰就是「孤獨」,看著熙來攘往的人們,我好想要有人跟我一起分享我的領悟,可是我卻連陪我進去餐廳吃頓海鮮的人都沒有,我坐在河邊啃著葡式蛋塔,這時旁邊來了一個亞洲女孩,他坐在我旁邊不遠處休息,我鼓起了勇氣跟他說hi,她報以我甜美的笑容,我們簡單的聊了一下,她來自韓國,也是一個人自助旅行,但她的英文非常的不好,所以她也不太願意繼續跟我聊天,我吃完蛋塔跟她打聲招呼便走了,一個人晃著晃著回到了青年旅館,同寢室的只有一個女孩,也是韓國來的,我們一聊便如同了好朋友一般,分享了彼此生活的好多故事,這也是為什麼我日後的所有旅行都選擇青年旅館,因為自助旅行不再只是一項挑戰,而是對我人生的一種昇華。
走出小圈圈,告別畫地自限的自己
人們總說要告別舒適圈,但我認為要告別的不是舒適圈,是自己的小圈圈,自助旅行最大的好處就是,沒有了一直幫助你的朋友、家人,給了你獨自面對困難的機會,也給了你融入他人的可能,在這趟旅行中,我遇到了很多人,也嘗試了couchsurfing,他們讓我的心更遼闊,想法更多元,為了突破僵局而把自己逼上的道路,卻給了我人生最偉大的收穫。
自助旅行模糊了人與人之間的界線,讓我突破了自己的社交恐懼,也讓我有了一段一段的美好故事可以在接下來的旅行中與人分享。準備好你的心,拉起行李箱瀟灑的出走吧!
為了讓旅遊更精彩、收穫更豐盛,旅人們要保持著一顆開闊的心,不要設下界限,勇敢的開口與別人交流!
學英文正是為了與人分享自己人生經歷的一切,與人更深的交流,並懂得不同的文化,讓自己人生這張美好的畫布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圖形與色彩。
Comentarios